
疫情暴发后,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积极缓解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,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,生产需求持续改善,就业物价总体平稳,积极因素逐步增多,经济呈现恢复态势,总体符合预期。
不过,目前全球疫情尚未出现拐点,个别国家疫情二次暴发风险较大,而疫情引发的跨国物流受阻和全球终端需求萎缩,对我国经济运行也造成巨大冲击。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广大中小企业,既要承受疫情期间业务停摆和需求萎缩,也要适应疫后经营方式的转变,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。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%以上的税收、60%以上的GDP、70%以上的技术创新、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、90%以上的企业数量,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就要把保市场主体尤其是保中小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
落实稳企业保就业,基层末梢是极其重要的支撑:惠及中小企业的纾困政策,最终需要在基层得到落实;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措施,最终需要在基层得到回应;促进市场交易活跃的营商环境,最终需要在基层得到体现。因此,要督促地方政府加强稳企业保就业工作,积极搭建基层稳企业保就业平台,有效发挥基层政府贴近一线市场主体的优势,最大程度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经营纾困和转型发展。
一是构建政策精准落地机制。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系列中小企业纾困政策,有力缓解了企业经营层面困境,但也存在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要加强直达基层政策顶层设计,督促基层政府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,把国家各种纾困和扶持政策精准送至企业手中。
二是构建主动服务工作机制。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关键是要发动基层。在疫情冲击面前,一些基层政府依然沿袭固有工作模式,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“上传下达”,没有深入一线了解实情,没有急企业之所急,主动服务企业意识淡薄。因此,要推动广大基层干部“走出去”,深入调查研究,依法合规帮扶中小企业,想方设法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合理诉求。
三是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。当前要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挖掘优化营商环境潜力,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。在中央和省市统筹部署同时,积极探索基层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和评估机制,倒逼基层进一步改革,加大便企便民服务,实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。
当前,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任务十分艰巨,广大中小微企业是重要支撑,地方层面有必要积极搭建稳企业保就业平台,“走出去”主动为企业雪中送炭,依法合规最大程度帮助企业纾困,支持企业发展。
- 相关信息
- 掌控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2020-05-28
- 稳外资系列关键政策加快落地2020-05-22
- 中国宝武实现快堆蒸汽发生器关键材料用钢自主制造2020-05-12
- 煤炭行业兜住生存底线 已到关键期2020-04-24
- 协调行动是稳定全球经济的关键2020-03-25
- 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资源量大幅增长2020-03-06
- 稳定有效投资是以稳应变的关键2020-02-28
- 关键之年国企改革聚焦八大任务2020-01-13
- 最新信息
- 稳企业保就业关键在基层末梢2020-07-07
- 严控产能总量 新一轮煤钢产业去产能加速2020-07-06
-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恢复2020-07-06
- 北京铁路局助力京津冀复工复产2020-07-06
- 硬招暖招齐发 多方合力抗洪保民生2020-07-06
- 财政部:加快推进直达资金监控工作2020-07-04
- “一体化”起航:长三角港口群探路新型竞合机制2020-07-03
- 区块链发展规划迎“北京方案”2020-07-03
-
沈雯俊总经理
浙江赛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
中国沥青瓦行业的领头羊
-
陈禄如
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陈禄如
心系钢构 学者风范
-
董志辉
河北阳地钢装配式房屋有限公司
中国装配式建筑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高峰论坛
- 稳企业保就业关键在基层末梢07-07
- 硬招暖招齐发 多方合力抗洪保民生07-06
- 财政部:加快推进直达资金监控工作07-04
-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畅通实体融资07-03
- 多地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加快07-02
- 为把脉经济部委地方启动密集摸底07-01
- 稳企业保就业关键在基层末梢07-07
- 严控产能总量 新一轮煤钢产业去产能加速07-06
-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恢复07-06
- 北京铁路局助力京津冀复工复产07-06
- 硬招暖招齐发 多方合力抗洪保民生07-06
- 财政部:加快推进直达资金监控工作07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