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,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是在CAD(计算机辅助设计)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,是对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。
BIM技术能够实现工程项目在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运营维护等各阶段,各参与方、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、协同工作;可以支持工程环境、能耗、经济、安全等的分析和模拟,实现虚拟建造;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精细管理,减少建设中的“错、漏、碰、缺”现象;能够为项目全过程的各类决策提供依据,为产业链贯通提供技术保障,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,推动建筑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。
BIM将成为集成时代的主要技术表达
BIM设计一个中央数据库,各专业共享,室内、建筑、结构、机电等专业的每一次修改,均在数据库体现,每刷新一次数据库,就可获得各专业的最新更改信息,专业之间并联、同步进行设计。
BIM设计一个中央数据库,各专业共享,室内、建筑、结构、机电等专业的每一次修改,均在数据库体现,每刷新一次数据库,就可获得各专业的最新更改信息,专业之间并联、同步进行设计。
推动建筑业全面进入智慧建造时代
住建部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》提出:
到2020年,建设单位要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全生命期、各参与方的BIM技术应用,实现工程项目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运维各阶段基于BIM标准的信息共享,降低投资和运营风险。在建筑行业甲级设计企业以及特级、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普遍实现BIM技术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。
在政府投资大中型建筑项目、申报绿色建筑以及绿色生态示范小区项目中全面实现BIM技术的集成应用。
住建部《2016-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》提出:“十三五”期间,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,着力增强BIM、大数据、智能化、移动通讯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,建筑业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要取得突破性进展,要建成一体化的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,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要有明显提升,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、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业企业,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。中国建筑业迎来了全面进入智慧建造的时代。
国家标准《BIM应用统一标准》2017年7月1日实施
该《标准》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工程建设行业现阶段特点,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建筑信息模型(BIM)应用的一种实践方法(P-BIM),内容科学合理,具有基础性和开创性,对促进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。
P-BIM模式:根据不同的建筑领域建立不同的BIM实施模式,对各领域项目进行不同的项目分解,针对不同领域的项目、子项目任务,制订专门的信息创建与交换标准。P-BIM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。
BIM报建报审系统与“多规合一”管理平台
为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审批信息化,提高审批效率,按照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运用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并与“多规合一”管理平台衔接试点工作的函》(建规〔2018〕32号)的要求,要做以下4项工作:
1、运用BIM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报建。对现有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程序和要件进行梳理,并根据实现电子化审查审批的需求,补充完善必要的报建要件,根据电子化报建需求对BIM系统进行改造和调整,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报建。
2、逐步实现BIM报建系统与“多规合一”管理平台的衔接。探索BIM报建系统与“多规合一”管理平台顺畅衔接,在应用数据上统一标准,在系统结构上互联互通,实现在“多规合一”管理平台上对报建工程建设项目BIM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,促进BIM报建数据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共享,实现数据联动、管理协同,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数据基础。
3、统一技术标准,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。探索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、系统结构、报建流程和管理规范,为实现全国开展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并与“多规合一”管理平台衔接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同时要对相关系统数据实现安全管控,按照国家数据信息安全相关规定,做好数据信息安全保密工作。
4、加强制度建设。结合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, 坚持依法行政,保障基于BIM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审查审批的顺利开展。
BIM模型直接报建报审
在方案设计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环节,建设单位应当建立BIM模型,根据项目实际和审批部门的要求,提供BIM设计模型,辅助方案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审批。其中,设计单位在建立BIM模型时,构件和设备的BIM模型应当采用类似实际产品的BIM模型。
在竣工验收环节,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BIM竣工模型和相关资料进行交付验收,验收报告应当增加BIM技术应用方面的验收意见,并在竣工验收备案中,填写BIM技术应用成果信息。
在运营环节,重点针对公共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,建设单位可利用BIM竣工模型信息,建立基于BIM模型的运营管理平台,实施智慧高效管理,提高运营管理水平。
摘自: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(沪建建管联【2017】326号)。
BIM直接报建报审的瓶颈问题
各专业的P-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,目前还不齐全,欠缺较多。BIM的概念和理念是美好的,可以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,但是目前BIM模型在建筑不同阶段的传递过程中还无法实现完美交接,在技术上还需要时间突破。
国内及国外目前均没有基于BIM的三维报建报审软件。须根据电子化报建报审需求,对BIM系统进行改造,按什么标准进行改造?由谁改造?工作量有多大?需要多少费用?
以前提供审批的是纸质文档,有法律效力。现在改为三维BIM模型,而BIM模型目前尚没有法律地位,若有异议,怎么仲裁?很关键的一点是,如何使BIM模型具备法律效力?
采用三维BIM模型直接报建报审,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丰富BIM技术和使用技能的审批审查人员,这些经训练的审批审查人员,才有能力在三维BIM模型上审批审查。
BIM直接报建报审的最大障碍
1、建筑业规模庞大,要在短时间内,让众多从业者接受BIM技术,难度很大。
2、建筑行业的流程比较碎片化,要应用BIM技术,则需要将工作流程集成化。
3、在设计阶段,因为没有额外的费用,设计人员并不关心BIM建模。设计师不愿意去考虑后续施工企业对BIM模型的需求,认为增加了与自己业务无关的信息,既无义务也无回报,担心一旦输入错误的BIM信息,还必须承担设计师难以担负的责任。
4、由设计单位传来的BIM模型,施工企业也会担心:模型建得对不对?建得细不细?建得够不够?建得及不及时?能否来得及让我用?我敢不敢用?
施工图审查:BIM模型报审问题
1、数字化施工图审查在技术上很成熟,许多省市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目前已经可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。报审时,把原来二维纸质图纸,改成数字化电子图。介质变了,但内容完全没变。这一转变,与办公自动化,无纸化办公,没有什么两样。
2、对图纸的需求,在建筑行业,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,短时间内,图纸不会消失,这包括二维电子图。
3、BIM表达的信息,必须与图纸相一致。施工图审查若采用BIM直接报审,谁能确认BIM表达的信息与图纸相一致?BIM直接报审,介质变了,内容也变了。内容可否替代,在法律层面上还没有解决。
- 相关信息
- 轻钢房屋 · 沥青瓦安装要领2018-11-02
- 关于建房,这位美国专家说: “有十件事真希望我30岁就知2018-11-02
- 2018装配式建筑“金雨燕”奖 优秀作品征集2018-11-02
- 第十七届住博会 “乡村振兴,绿色发展主题展”会议现场2018-11-02
- 人生,靠自己书写2018-11-02
- 陈禄如领衔、参与的重大工程(节选)2018-11-02
- 情系钢构写人生 八十无悔创辉煌2018-11-02
- 钢结构的过去、现状及未来2018-11-02
- 最新信息
- 一批新规3月起正式实施,事关房贷、A股、驾照!2020-02-29
- 出口退税时间将压缩20%2020-02-28
- 新冠疫情将如何影响通胀走势?2020-02-26
- 科普:返岗复工 上班族如何做好防护?2020-02-10
- 一文看透产业领军对钢铁、汽车等产业的分析预判2020-01-16
- 新证券法“组合拳”剑指欺诈发行2020-01-04
- 全国487个高速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2020-01-02
- 一大波城市取消落户限制(附部分省份城市人口数据)2019-12-26
-
沈雯俊总经理
浙江赛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
中国沥青瓦行业的领头羊
-
陈禄如
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陈禄如
心系钢构 学者风范
-
董志辉
河北阳地钢装配式房屋有限公司
中国装配式建筑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高峰论坛
- 铁矿石的爱恨情仇07-06
- 首只柜台广东省地方债昨开售06-19
- 何华武:上海至杭州有望造“超级高铁”06-12
- 中国骄傲:国产量子雷达已获重大突破!F22隐03-29
- 从产业数据浅析近期钢市供需基本面12-21
- 唐山钢坯破4000 供需两弱下的供小于求或12-13
- 一批新规3月起正式实施,事关房贷、A股、驾02-29
- 出口退税时间将压缩20%02-28
- 新冠疫情将如何影响通胀走势?02-26
- 科普:返岗复工 上班族如何做好防护?02-10
- 一文看透产业领军对钢铁、汽车等产业的分01-16
- 新证券法“组合拳”剑指欺诈发行01-04